图为技术人员正在茶园一对一传授茶叶采摘管护技艺。 资料图
记者沿着乡村公路一路驱车而上,在峰顶山的半山腰就与一梯梯“茶叶田”不期而遇,手扶篓、忙采颉的画面定格在了车窗框。不过,这只是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会仪村茶园景象的一个“小拼块”。近年来,会仪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为发展契机,推动“三雁”齐飞续写因茶而富的故事,让曾经的“忧心茶”变为“幽心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资料图】
头雁当好主心骨,用好“小板凳”奏响“大合唱”
“开会了,开会了,大家端起板凳围过来!”一阵吆喝声响起,傍晚时分的党支部活动室又热闹起来,“十多年前赶上好政策,种植苦丁茶,大家过上了好日子,现在迎来重操茶业的好机会……”“要做好茶产业这篇文章,还得从转变思想开始……”“县委引进的专家也住进了村里,特别想跟大家一起聊聊茶叶的新鲜事儿……”不变的开场白,不变的浑厚嗓音,每次总有说不完的话。
做群众工作就是一场耐力跑。会仪村党总支书记朱益田回忆起2018年的那段小小“长征路”,至今记忆犹新。李子树要不要割舍?玉米秆挪地儿到底划不划算?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走进群众的生活,才能了解群众的思想,推动问题解决。
村镇干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连续一个多月驻扎在村组,与群众同吃、同劳动、同坐小板凳,在日复一日的“大锅饭”中与群众成了“工友”,把大规划讲小、把小订单讲实,算清了经济账、时间账、风险账。
党员带头,各个自然村组的支部书记、党员纷纷率先“让地”,1亩、3亩、6亩……一垄垄土地连成了一片占地720余亩的茶产业示范基地。
来年10月,茶叶基地加工厂房开建。会仪村迎来了第一缕茶香。
归雁当好引路人,用好“小订单”做优“大产业”
“除了米茶,一叶、两叶、三叶的鲜叶,公司都要收,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采摘10来斤左右。”会仪村23组的茶农张明艳乐滋滋地跟记者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自从九鼎峰茶业落地后,村里的群众渐渐实现了务工自由,春采茶、夏除草、秋施肥、冬保水,游客来了递杯茶,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门口就业。
乡村谋振兴,归雁来兴绥。“风水宝地,闯出市场才是关键。”九鼎峰茶业负责人杨青一语道出群众多年困惑。会仪村峰顶山位于北纬28度,雨热同季、气候温润、群山环绕、水土清洁、生态优质,是高山天然有机茶不可多得的“黄金产区”,可谓觅一味好茶必先寻得一座好山。
如何打破传统农业模式带领群众吃上“茶叶饭”?有销路产业才能持久。“农户跟公司签了订单后,采摘的茶叶按5至25元/斤价格收购,同时公司每年按协议支付群众土地流转金和茶园管理劳务报酬。”杨青介绍。渠道商点单、公司接单、农户签单,一改以往先种植后找销路的生产模式,让农户种得放心、管的安心、采摘舒心。
如今,竹篓兜里的一片片绿叶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叶子”。
群雁当好管家,用好“小网格”积攒“大幸福”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产业才能真正“燃”起来,会仪村党总支和九鼎峰茶业达成共识,积极探索“党总支+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户与合作社、公司“双捆绑”;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种植、管理、加工等各板块技术骨干负责,村镇干部参与组织的技术服务团队,分时节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指导,走深走实精产业路线。
人人专才能做出好茶来。为了攻克“管”的难题,会仪村采取“小网格+小管家+技术专员”的管护方式,将全村的茶叶基地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由村“两委”成员挂钩包保到组到户;运用公司免费提供的技术服务资源,整合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能人乡贤,每年组织到网格点开展3至5次轮训,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培育,推行“一网格、一管家、一专员”,为发展优质绿色茶装上“生态阀门”。
“以前我不懂茶叶,在日常跟‘网’管护中学到了不少茶叶知识。”会仪村村委会副主任黄安语说。现摘的绿茶一天有“三味”,早中晚各不相同,但一枝一叶总清香。
引进一名人才,发展一项产业,造福一方群众。目前,会仪村已建成1000亩标准化示范茶园,按照“政府主导、公司带动、农户参与”原则,联动4个自然村发展茶园3000亩,今年茶产量将达到20吨,产值200万元以上,已签约来自广东等省份的订单5吨以上,实现了茶产业新的突破。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