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3年3月的某一天,上海中心8层,中欧基金的会议室热闹非凡,数十位研究员、基金经理,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搅动市场的ChatGPT。
窗外是奔流不息的黄浦江,正如波涛汹涌的中国权益投资市场。今年以来,申万一级行业中计算机、传媒、通讯等指数一季度涨幅均超过或接近30%。科技行业具有变化快、信息层出不穷的特点,科技股投资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积累,尤其今年市场轮动速度较快,非常考验基金经理的研究能力。
在中欧基金,有一支专注于大科技领域的投研战队,4位中生代基金经理加10余位相关科技行业研究员。他们聚焦引领科技投资的浪潮,彼此各有所长,在科技股的赛道里深耕细作。他们关心的并不是短期频繁切换的热点,而是AI究竟会带来哪些新的需求,哪些产业将发生变革。从长期视角出发,寻找真正能实现业绩兑现的公司。
(相关资料图)
在这场科技投资浪潮中,一方面,为投资者赚取实在的收益,另一方面,将资源配置到有效的地方,他们擅长的领域虽有所不同,目标却出奇地一致。
各有所长深耕大科技领域
中欧基金科技战队4位中生代基金经理各有千秋,同是深耕在大科技这片沃土,却各有各的独门武器。
细数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2013年以来完整的科技产业周期的基金经理并不多,同时,能够对科技产业有着深刻认知,并且能够前瞻性预判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则更为稀有。
2012年,邵洁以电子研究员的身份入行,随后在安信证券担任电子行业高级分析师,她曾是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团队的核心成员。作为亲历第三次科技周期完整牛熊的分析师,邵洁更为清楚地了解到科技演变的脉搏,也深切感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爆发性投资机会。
她重视对于科技周期低点、拐点和顶点的前瞻性研究,擅长采用产业链研究的方法论判断行业周期。锚定高成长的硬科技行业,同时,不会始终坚持在某一个行业挖掘,而是在周期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对比、衡量细分产业,寻找具有创新价值的超额收益部分。
代云锋深耕科技行业也有十年之久,他颇为擅长在众多科技细分行业中进行深度挖掘,并打磨出一套颇有特色的框架。即在基本面研究驱动下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进行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与评估,寻找符合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标准的“三好学生”,分享优质企业中长期成长带来的价值创造。
勤奋“翻石头”的他持续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如何将公司研究做好,把产业趋势看对上来,最终,基于产业框架自下而上去选择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性价比的优质企业。
刘伟伟的布局思路同样十分清晰,他看重渗透率这个指标,将目光聚焦在从1到10的行业而不是从0到1的行业。具体而言,前瞻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基础,从中观的产业发展趋势出发选择行业,选完行业之后,再去选择兼具贝塔和阿尔法能力的公司。
早在2012年,刘伟伟就开始研究新能源并沿新能源产业链进行上下游拓宽,也是中欧基金典型的新能源成长先锋。清楚把握新能源投资的脉络,投资却不止于新能源。
刘金辉则是TMT领域的一位资深猎手。他从2015年开始专注科技领域,跟踪TMT板块超200家上市公司,覆盖计算机应用、半导体、电子制造等TMT多个细分行业。
他重点布局三类方向,一是市场共识比较高的,行业自身有较大长期空间的细分行业,比如云计算、信创、半导体、互联网。二是通过景气度比较来选择一些细分行业重点研究和布局。三是根据财务报表或报告,自下而上去研究验证的个股。
锚定业绩追寻长期投资价值
虽然在投资上,中欧基金科技战队的基金经理们各有各的打法,擅长的细分领域有所差异,但在投资理念上却十分一致,锚定有业绩的科技成长。
在这场ChatGPT带来的投资热浪中,他们都保持了克制与冷静。“当市场回归理性的时候,我们的研究速度是加快的,我们希望找到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邵洁想得十分清楚,她要把握的是创造价值的科技浪潮,赚的是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的钱,而不是跟随市场情绪而摇摆。
一切投资都要基于长期视角。“在TMT行业,技术的迭代、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创新。做好TMT投资,要时刻刻保持好奇心。只不过在学习之后,有人会大仓位买技术创新,而我会比较在意是否能兑换为未来两年内业绩。”刘金辉说。
刘伟伟、代云锋也深以为然。这背后强调的是对产业趋势的密切跟踪,以及对个股的深入研究。在他们看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去持有优秀的公司,不管在任何阶段,都坚定选择陪伴优秀公司成长。
公募行业作为普惠金融,一方面,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要为实体企业赋能。诚如邵洁所言:“资本要支持科技发展,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具有创新价值的公司,最终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团队协作依托中央研究平台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科技投资已成为一个需要多元思维框架的领域,在单兵作战深入研究基础上,也需要有高度协同的机制。中欧基金科技战队是一群人在战斗,除了邵洁、代云锋、刘伟伟、刘金辉四位基金经理以外,包括10余名研究员,团队成员立足细分领域,彼此协作,共同把握科技投资机遇。
刚开始做投资时,前辈王培就曾告诉过邵洁:“自己的研究老本行是不能丢的,可能是一辈子能够跟别人比拼超额收益的部分。”而如今,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基金经理,邵洁也在跟自己的研究员进行沟通,从投资的视角启发他们。
这是一种传帮带精神。刘金辉刚做研究员时,在研究框架的搭建上,受到当时基金经理给的很多启发。因此现在他也常常会和研究员一起讨论公司,当两人意见出现分歧时,他也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对于AI,我们内部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并结合了电子、通讯、计算机、传媒等所有的方向。我们基金经理可能在某一个方向有着更深的认知,但是不可能对于这四个行业都有足够的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整个团队同时做研究,互相配合,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洞见,碰撞出火花,最后才能得到更接近于真相的研究成果出来。”刘伟伟说。
事实上,科技战队背后依托的是中欧基金中央研究平台。过去十年里,中欧基金的两次内部组织变革都是围绕投研建设展开。2013年的类事业部制,深化了投研一体化,加强了二者协作。后续重新打造中央研究平台,则实现基于深度研究和团队协作的“研究驱动”型投资,以解决对股票市场广覆盖及深度研究的问题。
长坡厚雪优质企业持续涌现
科技创新是每个时代划破漫漫长夜的启明星,科技领域的投资则剑指未来。站在当下,代云锋看到的是越来越多优质企业的涌现,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务实又有理想、治理机制完善、竞争力突出、商业模式优异。他们也将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
“这也是我们基金组合中长期超额收益的源泉。”代云锋表示,长期看好受益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具备中长期成长愿景的产业。目前来看,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高端制造和新兴服务产业:无论是我们引领全球的优势产业如新能源、消费电子、通信设备、互联网,还是国产替代潜在空间大的产业如机械、半导体、科学仪器、基础软件、新材料,以及短中期需求确定性相对高的产业如军工、信创、医疗服务等,2023年可以挖掘的机会依旧不少。
就具体投资方向而言,邵洁表示,2023年内需相关、政策驱动和技术创新类型行业会更为受益。从估值来看,A股和港股估值仍有吸引力,超跌行业估值修复较为确定,盈利修复需要观测国内外经济变化。高端制造、技术创新方向属于高质量经济成长领域,增速会高于行业成长。此外,医疗健康和消费会随着社会活动恢复进入上行期,科技行业如信创、元宇宙、IC设计、智能驾驶等也在近两年的调整中迎来估值中枢的低位,随着经济企稳,创新力度加大,也将成为未来关注的方向。
经过详细的测算与跟踪,刘伟伟发现,智能电动汽车、光伏、储能、海上风电等行业在2023年都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长期渗透率虽然高低有别,但离行业的天花板都仍有较大成长空间,碳中和依然是成长板块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储能行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渗透率处于低位,无论是户用储能还是大型储能,2023年都有望实现翻倍增长,看好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环节。
刘金辉则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科技自强可控对软件行业的影响较大,相应会带来不少机会。二是云计算是TMT里面最好的方向之一,既有客观的技术迭代,更重要的是重塑了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
基金经理个人简历:
刘金辉
历任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工程与专题部研究员。2015/03/30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8年证券从业经验,近3年基金管理经验。
代云锋
历任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成长风格投资总监。2021/12/21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年证券从业经验,5年基金投资经验。
邵洁
历任国金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安信证券电子行业高级分析师。2016/04/15 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10年证券从业经验,超3年基金投资经验。
刘伟伟
历任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2017/07/10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10年证券从业经验,超2年基金管理经验。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仅供参考,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快讯!华为换届完成工商变更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